作者: 李若生 来源: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: 2023-04-21 10:01
在铜器上作画写字,平平无奇的铜器便有了生命力,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和见证。而这个过程,就是刻铜技艺。
近日,记者来到曹州刻铜制作技艺传承人郑建林的工作室。只见他腕下生风,正在伏案雕刻。屋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手工錾刻铜器,铜质器物上或刻山水、花鸟等图案;或刻草书、行书、楷书等名言诗句。
“曹州刻铜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,传承到我这里已经是第三代了。”郑建林告诉记者,祖辈里就曾在北京为当时清朝贵族遗老篆刻文房用品,彼时文房用品刻铜风靡一时,郑家一门也从此与刻铜结下因缘。
现年42岁的郑建林,自幼受家庭熏陶,酷爱雕刻艺术,年轻时在北京一家工艺品厂打工学习雕刻技艺。“2021年,我从北京回到菏泽,把从事手工刻铜这些年摸索、积累出的技法与心得整理出来,决定为曹州刻铜技艺的恢复发展作一些贡献。”郑建林说,由于铜器耐氧化,可以上千年不变,所以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。
“手工刻铜制作过程比较繁琐,从选料、粗磨、细磨、上稿、雕刻,再打磨、精修、上色等需要10多个步骤,它的独特价值就是唯一性,永远不会有第二件一样的作品。”郑建林表示,曹州刻铜技艺是在铜面上,以中、切、挑、铲等技法,刻出阴阳、虚实、飞白等效果,借以再现书画神韵。刻铜者不仅要有深厚的绘画和书法功底,还要有精湛的铜刻技艺,融质地、做工、造型、装饰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。
近几年,随着技艺的不断纯熟,郑建林开始思考一个问题:作为传承者,他有责任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,发扬光大。于是,他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,创新传统刻铜工艺,利用显微镜进行微雕创作,把金、银镶嵌到金属铜,甚至钛合金、铁、不锈钢等金属,发展私人订制、定向加工,一门心思投入到铜刻的世界中。
“这件宽6厘米、长5厘米的错金银饕餮纹皮带扣,我花了两周时间,在416不锈钢上利用镶嵌技术把24k纯金、青金、纯银、电解铜四种贵金属镶嵌到不锈钢上,再镶嵌技术上利用浮雕技艺,刻绘出饕餮纹路。”郑建林告诉记者,通过创新,他把古代战国时期青铜器上的元素,通过二次设计,利用在现代生活饰品中。
为了将刻铜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,郑建林也在有意培养下一代。郑建林说:“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手工雕刻,因为学习这门手艺不仅要心细手稳,还要耐得住寂寞,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曹州刻铜艺术再次绽放光芒。” 文/图 记者 李若生